顺风车消失325天后,滴滴CEO坦言自己“怂”了!

2019-08-13 20:16:26 小汇
32529 0

微信图片_20190813201058.jpg


距离滴滴下架顺风车,已经过去325天了。


325天,足够大家适应它的消失,它轰轰烈烈地来,又轰轰烈烈地去,留下的只有人们疾首蹙额的唾液。


但作为一种出行方式,当初它带来的便利,让很多人依然念念不忘;


于是“滴滴顺风车何时重启”,一直没有停止过被追问。


另一方面,滴滴自己也未曾停止对于重启的探索,过去这段时间,滴滴顺风车共迭代了12个版本,优化了226项功能。


但“何时上线”的问题始终悬而未决。


滴滴在等什么呢?


直到18号滴滴顺风车媒体开放日,总裁柳青坦诚,就是怕——


我们比较怂的,谁愿意每天无数人骂你黑心,这么大的心理压力,我们等了这么长时间就是害怕


而且据柳青自己所说,去年同期,她甚至和CEO程维两人在办公室抱头痛哭。


微信图片_20190813201102.jpg

↑中间白衣女子,柳青;右边,程维


去年,百天之内两名女孩相继惨遭顺风车司机杀害,从而将滴滴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

其中,因为它在安全环节上的漏洞,和相关负责人的反应延迟,导致滴滴口碑全面崩坏,甚至背上了“吃人血馒头”的骂名。


那么今天柳青口中的“怂”,是怕出事?还是怕背负舆论压力?


返场意愿强烈却迟迟不见真招,滴滴最后的顾虑又是什么呢?


微信图片_20190813195427.jpg


滴滴顺风车于2015年6月份上线,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。


它解决了几乎是最后那块出行的时间盲区,给了所有夜行人一个交通选择,加上它在价格上的优势和互联网式的操作,很快就攻陷了无数用户。


前滴滴顺风车事业部经理黄洁莉,当时得意满满地表示:


上线三个月的时间,我们就做到了出租车几乎用两年才完成的成绩


接下来,时间的指针转拨到2018年8月24日。


20岁的小赵在母亲的注视中,上了在网上提前预约好的顺风车,她要从乐清去永嘉参加闺蜜生日。


50分钟后,朋友收到她从微信发出的四个字:救命、抢救。


朋友赶忙去往派出所报案,并第一时间联系了滴滴官方,但平台并没有采取什么作为,并且各种拖延。


最终,一条年轻的生命香消玉殒。


此时距离21岁的空姐李明珠惨遭滴滴顺风车司机强奸杀害,过去仅仅111天。


微信图片_20190813201106.jpg

↑很抱歉以这种方式认识你


连续两起恶性事件,导致滴滴陷入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信任危机,重压之下,滴滴创始人程维和总裁柳青公开道歉,并发布实施七大整改措施。


至此,滴滴顺风车,卒。


如今再回顾这一切,顺风车的下架其背后的必然性是缺乏的,至少从市场的角度出发,它的消失实际上伴随着一定的偶然性。


但生命大过天,倒在了安全环节,滴滴必须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埋单。


另一方面,这种集体愤怒爆发之后,大家发现,他们义愤填膺讨伐的对象,已经为他们布置下了如此之多的便利。


之前某种双赢局面,不可避免地落到了双输的境地。


此时难免会有人发问:一棍子打死滴滴顺风车,真得只能这样了吗


今天的媒体开放日上,程维反复重复一个词汇,责任:


——原来的互联网平台运载信息,运载货物,今天滴滴运载的是生命;


——你身上担着生命。


微信图片_20190813201110.jpg


这两句话其实就清楚地解答了他们为什么哭?


和他们在怕什么?


因为“生命”,真得是一个很重要的担子,


或者说,它是一个谁也无法百分百说自己就能承载住的担子。


这是种归零风险,一着不慎满盘皆输,同时紧靠人和技术是无法完全兜底的,所以从企业角度来说,“这是非常真实的内部心态”。


微信图片_20190813195443.jpg


安全或者事故,是一种状态,而不是一种结果”。


即使很怂很怕,但顺风车的重启动作一直没停止过,这中间,壳牌的这句话,给了程维不少的动力和信心。


实际上说白了,从企业出发,顺风车没能彻底消失,就是它的利润空间很大。


程维并不避讳这点:


“这个事情压力很大,但最终促使我们下决定的,还是顺风车用户的需求。”


柳青则显示出了她极其细腻的那面:


“让大家在晚上要回燕郊、怀柔、密云的时候,还有一款产品可以坐回去,而不需要几经周折或者不需要打黑车”。


那么,对于用户来说,这种需求随着时间推移,实际上是越来越深刻的。


我们可以看到,大家对于滴滴的态度不知不觉间已经发生转变,从“害死人的黑心企业”,过渡到了今天,“快上线吧”


微信图片_20190813201115.jpg

微信图片_20190813201118.jpg

微信图片_20190813201121.jpg


供和求都有了,滴滴到底还在顾虑什么呢?


我想,从这个大张声势的媒体开放日来看,他们实际在等一个被释放的信号。


程维柳青,他们在等一句,“快上线吧,滴滴顺风车”。


滴滴发展的早期,程维等人的态度很明确,尔要战,便战,来势汹汹,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。


但现在他们学会了以退为进,主动示弱的背后,不发步步为营的紧逼。


一方面,他们在大张旗鼓地进行自己在安全方面的改善,例如公司内部随处可见的安全标语,比如不断向公众征求整改意见,以及公开自己的整改方案。


包括柳青面对众媒体说的那句:我们有可能在做一款最难用的顺风车产品,而且尽管你把它做成一个最难用的产品,也不一定能解决100%的问题


另一方面,对于能不能最终重新获得用户的信任,他们自信满满。


他们用这些动作不断去唤醒用户们的需求,然后只需要等,等待用户明确了自己的需求,等待用户理解了滴滴的企业责任。


到那个时候,当一个打着“安全”旗帜的滴滴顺风车出现在大家面前时,当初的那番欣欣向荣恐怕不难重现。


微信图片_20190813201126.jpg


我注意到,这次媒体开放日上,程维承诺,如果顺风车未来有机会上线,“价格肯定还是低价位”。


程维很清楚这点,就是如果要彻底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翻身,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就是价格。


说白了,客户需要的一定就是100%的安全吗?


滴滴会想,这场等待的终点,不是在“100%的安全”上胜利了,而是他们成功说服用户们:


“你看,安全系数提升了,我们价格还很低哦”。


微信图片_20190813195452.jpg


那么,对于柳青们的“害怕”,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吗?


首先,这个态度我们必须贯彻到底,那就是安全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,任何时候都不能被懈怠。


所以最终这个产品能不能说服大家,还得看它的安全工作做到了多少。


这是价格或者便利,都无法掩饰掉的。


要永远记得,滴滴他们不需要恶性事件再度发生,我们更是不希望如此,毕竟他们挨的是骂,我们丢的是命


另外,是否存在我们对于产品的安全工作太过苛刻了呢?


我想,只要我们对准的目标没有发生偏差,那么这种苛刻是非常必要的。


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企业只遵循人性而不关心利润,我们也无法把良心作为评判一家企业好或者坏的唯一标准。


所以,和滴滴的对抗只用集中于他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,并且为此做了什么。


我们需要滴滴,但需求本身就是责任,最终滴滴顺风车能够以什么样的面貌重新回归大家的生活,真的,你我都有责任


微信图片_20190813201130.jpg


最后我想说,好的企业,好的产品,用户是舍不得让它消失的


用户从来不是洪水猛兽


滴滴一下,美好出行”。


如果这句口号真能够转为现实,那么柳青,你还有什么好“怂”的呢!


以上。



文章评论

选课纠结半天?快来这~
有啥问题都能帮你解答
联系客服
课程咨询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