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互联网时代,我们到底还拥有多少个人隐私?
前几天,北京开庭审理了“智联招聘员工售卖16万份个人简历”一案,据了解,被售卖的的内容包括姓名、电话、身份证号、住址等等。
而据被告人交代,市场上一份简历,区域的2块,二线城市3块,一线城市3.5块,全国的4块。
值得一提的是,原告正是智联招聘经营者。
之所以把自己的员工告上法庭,是因为被告人私自出售简历,注意,是私自出售。
智联招聘每份简历给招聘方的报价是50,被告人的价格只有2到2.5,这导致智联招聘蒙受了近2500万元的损失。
也就是说,这事跟维护我们的个人隐私无关,压根就是公司该赚的钱没赚到。
不论被告人卖不卖,公司都会把这些资料卖出去的,只不过价格高或者低罢了。
我们的个人信息,在智联招聘眼里,只剩下了“能换多少钱”。
当然,从法律上来讲,智联招聘的销售行为是合法的;
毕竟作为用户,我们在注册使用时,应该已经同意了相关的格式合同。
但是,用户真得需要背锅吗?
不由想起李彦宏当初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的那句:
中国用户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,在个人隐私方面更加开放,一定程度上愿意用隐私换方便和效率。
真的是这样吗?我们不需要个人隐私吗?
不!
是我们没得选!
例如有网友就一针见血地指出,你必须把通讯录、无线数据、通知、照片、位置等等,均对智联招聘这个APP开放,不同意?那用不了。
所以,是我们乐意交出自己的隐私吗?
还是,我们不得不去交出自己的隐私?
今天上午,新华社记者在亲测了智联招聘之后,曝光了更多的猫腻。
(原文戳这里→用智联招聘求职,引来骚扰电话不断!记者亲测发现这些猫腻)
比如之前网友们反映的,在智联招聘注册之后,老收到一些骚扰短信;
记者在注册了账号之后,尽管勾选了“加密当前简历”,随后半个月时间里,每天还是有多个电话打过来,而且开篇都是“您最近是在找工作吗”?
讽刺的是,当初在勾选了“加密”之后,记者收到提示说:未投递企业将不会找到你;
但后续打开的电话中,尽是些没有投递过的企业,当被问到哪里来的信息后,对方支支吾吾都答不上来,或者迅速挂掉电话。
最终,记者实在受不了了,决心删除个人信息;
但他接下来收到的讯息是:个人必须保留一份简历,以防止误删。
不能删,那可以直接卸载吗?
——“很抱歉,本网系统目前并不支持此项功能”。
两年前,当该智联招聘员工因为私自售卖个人简历被告上法庭时,他云淡风轻的说道:
我并不知道自己这是犯法,以为只是触犯了公司内部规定而已。
而之后他的言论更是令人气愤:
私卖简历,不仅在我们公司,在整个行业这个可能是公开的秘密。
用户的个人信息,成了这些企业和公司中饱私囊的“潜规则”,这不是某一位员工法律意识的淡薄,而是整个行业的职业操守的集体崩塌。
有网友就说了:这事真得没得管吗?
我只能说很难!
毕竟智联招聘是给出“免责声明”的:
收集的求职者的个人信息,可能与数据分析公司、广告服务公司等业务合作伙伴分享;
当把简历放入其数据库时,使用者应已意识到这种风险并同意承担,智联招聘不承担法律责任;
即使注销账号,智联招聘仍会保留使用者的部分个人数据,使用者删除了已分享的信息后,平台仍对他人公开等。
——“希望使用者能够理解网络上不存在完善的安全措施”;
当我们为个人信息的泄露而愤怒和焦虑时,智联招聘如是说。
此时,在这种明目张胆又理直气壮地钻法律漏洞面前,我们还有多少主动权呢?
当智联招聘“希望”我们去理解它时,谁来理解我们呢?
我想,用户不是韭菜,至少不该是;
我们在你们“想访问通讯录”时,点下那个“好”,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任和寄托,而不是为效率和方便做出的牺牲;
这份信任是消耗不起的,说白了,保护用户个人信息,就是尊重用户本身,否则,当这份信任被消耗殆尽,也就注定了企业被淘汰的命运。
到那个时候,就不是一句道歉能解决得了的。
但很遗憾,本末倒置的事情还在发生,企业利益凌驾于用户体验的事情还在发生...
稍早会儿,我发朋友圈:大家有没有被招聘电话骚扰的经历?
半个小时过去,评论区已经留下了37条吐槽,其中一条留言赫然写着:正准备写评论,有电话点过来问我工作找到了吗?
这一刻,我多希望这只是个段子。
在新华社那篇报道的结尾,智联招聘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:
公司内部信息安全部、合规部、法务部等多部门联合监督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贯彻落实。
......
我们可以信,我们也愿意等。
但要记得,雪崩面前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。
智联招聘,那个把简历毫无保留交给你的用户,他只是想找一份工作啊。
以上。